close
「我」是什麼樣的人?「我」有什麼樣的個性?「我」是誰?



若剔除掉「我」的名字,「我」的地位,「我」外在所擁有的一切,包括「我」的軀殼,只剩下那無以名之的內在,「我」問「我自己」,我是誰?



我,就是我。我是我。這個「我」具備一切情感,在「我」的存在之內一切情感俱足。由於這些情感並未蠢動,所以「我」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,然而當我們內觀自己時,便會感受到他們和諧平衡的存在著,貪嗔痴怨愛憎惡皆在,理性與感性並存,光明與陰暗共容。



許多人會說,我是比較理性的人,我缺乏感性的一面;或是我天生善感,沒有辦法用比較理性的角度去思考事情。若我們一切情感俱足,為何會有些人理性?有些人 感性?有些人利他?有些人利己?這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焦點放在理性、感性、利他或利己的層面上,進而將我們所關注的這些層面的特性表現在外,然後我們會按 照這些彰顯其外的特質去評斷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



所有彰顯在外的事件都是已經發生的結果,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都來自於人格的慾望,而 人格的慾望來自於靈魂、甚至是我們自己更大的那個存在的一個情感。你我的存在,或是我們那更大的存在因為想要體驗一種情感,在這個起心動念之下,造就了我 們一生的藍圖,也設定了我們的個性。



任何的一個起心動念都會造成情感的不平衡。若我們的靈魂想要體驗一種被愛的感受,那麼在三次元的我 們對於愛便會產生一種莫名且難以被滿足的渴望。雖然在三次元的我們(人格)會為這種渴望找尋許多理由,諸如,看了太多羅曼史小說,從小對父愛母愛的渴望未 獲得滿足,以致於長大之後渴望被愛,但那都是渴望被愛這個無以名之的慾望或情感找一個邏輯性的解釋。



基於對被愛的渴望,這個人的人生 「可能」是以感性作為基調,以便他去體驗被愛的感受,滿足他的靈魂想要體驗被愛的情感。這樣的人似乎是不理性的,然而在這個人的存在之內,理性仍然存在, 只不過相對於蠢動的感性部分,平靜無波的理性層面便被三次元的自我忽略,並以為它不存在。



更進一步的說,高靈與我們的不同僅僅在於,高靈與我們一樣都是情感俱足的一個存在,只是高靈的情感完全平衡且不再蠢動。因此佛家會說,佛性與生俱來,本自俱足,便是這個道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e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